虽然标题拍了一个大大的「简中」但反派影评更新了 :11110:

这期听得挺没劲,谈片子就谈片子,做太多假设就不灵了。按他俩说法,好像觉得这片烂的人,要么是:1. 没看过托比和加菲版蜘蛛侠的年轻观众。2. 中国大陆观众,无影院观看机会,等资源上线,核心梗已经全部都知道了,没那味。3. 没有意识到这片在后疫情阶段创造辉煌票房让百废待兴的影院重燃一线生机的工业意义。

其实以上三点我都理解,确实全是给评价打折扣的要素,但如果一个片子的优点环节基本就是围绕选择出的「批评视角」作反向讨论就已经说明其实没什么太多硬东西好说了。鲁韵子纯漫画粉丝视角,打个 7.5 分(扶额)也就算了,波米你给个和《沙丘》一样的 6.5?认真吗?这片在我看来,不只是有缺点,而是从根上就立不住。我实在无法认可 no way home 里的核心梗能算得上什么「高概念」。男主角色的「儿戏」是其次,整部影片的设定,不都是儿戏么?危机来得莫名其妙,解决的方式莫名其妙,看得人哭笑不得。如果这也能吹,之前也不必对诺兰那么吹毛求疵了吧。

用「Peter Parker 正就是高中生」去反驳针对角色设计的批评,也实在有些不讲道理:这是一般的高中生么?形同父亲的 Tony Stark 死在自己面前,经历了那么多,不说大彻大悟,影迷会期待角色有所变化和成长,不是很正常吗?这是经历过生离死别、宇宙大战的超级高中生。既然影片的格言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非要完全按照普通高中生身份去理解角色,就也站在这部片子推崇立意的反面。

Show thread

反派影评再不更新我只能为了听旧节目去看虫虫侠了

波米评价《沙丘》原著「一流的生态构建,二流的政治情节,三流的人物塑造」;在网上看到的批评好像大多是针对后两方面。让我一听就来了兴趣的是花几页篇幅单单写「如何骑沙虫」,大概正是这种同样「对虚构世界的种族、生态、文明不遗巨细的畅想和描绘」是它被认为比肩《魔戒》的最主要原因,而很多讨论里已经认为这不算是科幻了。波米讲得对,「反正诺兰是科幻」。

zhihu.com/question/484057801/a

虽然明明根本离不开「共产中文」的官媒批网络用语有些许荒谬,其被抨击更是活该,但又见到了熟悉的思辨模式:

> 咋地,人今天网络聊天说点网络流行语,明天就不会好好说话了?以后汇报工作、约见客户就不会用正式语言了?还失语症都安排上了?

还是不喜欢这种逻辑。不知道能不能从中得出类似的论调:咋地,今天我说「破鞋」、「尼哥」,明天就不会尊重人了?以后碰着女生、路上见到黑人,我还不会礼貌用语了?

强调不处于「正式」的状况,无非就是在主张,只有在这种状况里,我们才有好好说话,乃至进行「更好的选择」的必要。无论是领导、客户、还是被冒犯到会找你麻烦的人,需要一个足够「降服」你的「观测者」,才能让你做一些「对」的事、说一些「对」的话。除此之外的私人或者根本没有观测者的场合,做什么都是「自由」,至少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表现和待人接物。我觉得这种过于从实效层面来对待语言的态度还让人遗憾的。

题外话:
「我又不是在写论文。」通过这句话可以 justify 绝大多数用语上的拙劣,而通过这种带有强烈实用主义气息的思维方式来强调自身所拥有的本就不多的自由,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只不过一种有被压迫族群特色的「犬儒」罢了。

「个人」拒绝承担道义责任的权利,其作为个体应该拥有的自由和被尊重的程度,被报复性地放大且扭曲了。什么是表达的自由、什么是更好的选择,它们之间的交集和区别在哪,我们早就论辩不清了。一会儿为了自身的生存,对仅仅是可能性上的危害,对他人的活动自由颇有微词;一会儿又大声疾呼自己拥有充分的自由,批评与意见相左者应该给予其尊重。在道义面前,他们把自身看得更重要,希望大家早点承认这一点,别再自认为是什么满心关怀的世外清醒之人了。

我反对骂人带家人的原因是骂得不太行,你倒是骂他啊,骂其他人干嘛?

Show thread

每次看到别人说「这在我们方言里是很脏很脏的字/词」时我就开始想我们这块方言里「很脏很脏的」有哪些,到现在没想出来哪些是我还得跟别人强调「这在我们这儿不能讲」,因为都在讲,很多年轻一代或许对骂娘都快脱敏了。大量反复的使用或许消磨了其锐利程度?

另外,哪些用词更「脏」是应该主要从字面出发吗?「乡下人/乡巴佬」──在有些地方「外地的」大概就够──和「傻屄」「傻嗨」「你 MMP」相比,哪种更容易引发肢体冲突?

我还是觉得强调/夸张比虚拟语气的「口嗨」更可怕。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不是生殖器、他妈健在、他妈也不是性工作者,但他确实来自某地,拥有某种可被归纳的家庭条件。

我知道用最少的字就打起来的情况就是某地人对某地人讲了「白完」──会有人用「这不过是把代表地名的字拆开讲」来主张这个词蕴含的羞辱性低于哪哪方言里的某个脏词吗?

当然主张文明用语在诸多语境下都是合理的。只是直觉性地不太赞同将字面意义的重要性拱到太高的位置。「骂人不吐脏字」似乎真成为了修养标杆,不讲脏话的好像真的就更加体面。本能地不接受这种「字面为上」的对语言、对行为的理解方式,我不加辩述地论断这培育出了很多觉得自己很体面,但实际上永远在恶心人的家伙。

说到底不够温柔,这题炭治郎都会做。

昨天在想,不在意网友在生活里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代表和习近平也能愉快做网友;如果不能,那从能到不能的这个度在哪里,说到底是不是对于他们来说女对男施以恶行是一件接受范围内的事情,而他们的论调是不是其实就是把这种 mindset 自我欺骗或有意识地包装成别的东西。

很厌恶在朴素到几乎没有讨论价值,只牵涉少数个体的问题上不假思索地套用整体、结构性思维和论辩模式的做法,像学了博弈论之后对凡事皆以此为准则,永远从同一个角度、用一套方法看待问题,免除自己在每一件个案里考虑逻辑、解析情况的努力,只是不加辨明地用理论包裹思维上的懒惰罢了。

这个国家很多人都被抓进大牢,怎么 fedi 人还有余裕关心其他事情,是不是和 CCP 同流合污

换了一个稍微符合名字又不那么像屌(by 站长)的头像

> 《靈魂急轉彎》(Soul)
为什么台湾的影视译名时不时加入一种微妙的轻俏感,都不知道是好是坏……

引用这个只是吐槽 emoji 放大,其实我觉得这个「适老化」看起来是关怀民生,实际上是垃圾政策之下的一点点补救罢了。

> 帮助他们转变观念,也是适老化改造路上的一种阻碍。

才不是,说得好像中国所谓的「科技社会」多了不起,给个人带来的便利都被更不便利的情况抵消了,真正方便的还不是管控。如果要关怀老人的话就好好向下兼容,不是想着怎么让每一个人都学会怎么使用科技新垃圾。一个真正「适老」的社会是老人拿着最普通的手机也可以畅通无阻,我们不会在新闻上读到有老人因为不会扫码被赶下公交车,回答「我能用现金付钱,为什么还要用手机扫码呢?」唯一合理坦荡的答案应该是「确实不用」。

Show thread

站点 CSS 里将 emoji 放大到破坏行高的难道是响应工信部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

ifanr.com/1391335

感觉,本站,持续 up 了很长一段时间!🎉

Show older
タイポ研

typo 啦!